中国能一年制造两艘航空母舰吗
1、不可能的。造航空母舰是一项浩大而繁琐而且是长期的工作,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够造出来的。目前世界上有航空母舰的国家,造出来的时间都要五至八年左右。
2、太小看中国的制造能力.二战时期美国一个月就有一艘航空母舰下水.中国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3大主流船型整体经济技术水平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已经具备了3大主流船型的自主开发能力,形成了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品牌船型。手持订单中散货船市场占有率达到国际市场的46%,居世界第一位。
3、韩国《中央日报》称,中国的目标是在2025年前建造出包括2艘核动力航母在内的6艘航空母舰。中国航母专家李杰表示,从航母运作规律来看,必须保持一定的数量,航母才能有效发挥作战效能,一个地区强国想要维护某一战略方向上的制空、制海权,一般需要3艘航母,至少是2艘。
二战时期航空母舰为什么制造周期这么短?
当然,二战时期航母的技术需求与现在先进航母相去甚远也是一个原因。如果现在要短时间内大量造航母也不是不能实现。只要有足够数量的干船坞和足够特种钢产能就可以实现,电子设备量产难度不算高(舰载机就先不说了)。不过这样的做法在和平时期是没有意义的。
在战时采用了便于扩大生产的商船建造标准以及新的建造工艺,这样一来就极大地缩短了建造周期,很快的补充了部队的消耗。迅速打造出了一支一直拥有上百艘航空母舰的强大舰队。
总体来说,埃塞克斯级工艺性比较强,加工工时由于设计合理所以比较低,而且采用标准化制造,同时改进了测试环节。所以建造周期非常短。
二战时期的航母远没有现代的航母复杂,首先来说,二战时期的舰载机都是活塞式舰载机,它们依靠螺旋桨起飞,其滑跑距离是很短的,而且螺旋桨战机的体积也是很小的,正因如此,二战时期的许多航母,例如日本的赤城,加贺,美国的埃塞克斯级等等,都能够搭载近一百架各种战机。
首先,航母本身建造就极为困难。无论二战时期还是今天,有能力建造航母的国家都没有几个。对比二战时期和今天世界各国列强,就可以清晰的得知建造航母有多难。中国航空母舰 二战时期,世界上的主要列强,如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国,几乎都具备或已经造过航空母舰。
这要感谢山本56,自从他接替米内光政出任联合舰队总司令以后,就大肆推行空军应该运用到海军的思路,这个思想是很新潮的,毕竟在那个年代衡量一个国家海军实力的标准还是战列舰的多少,所以日本也幸运地成为了第一个制造出航空母舰的国家。
中国何时能制造出航空母舰
中国航母现在已经研制出来了(是吸收前苏联的山寨版),中国现在已开工制造自己的航空母舰!估计会在2022年左右装备部队,我国的航空母舰在未来的10-12年之内即能列入人民海军的战斗序列(包括航母战群)。中国还向俄罗斯购买过5套阻拦所。 至于我国航母的级别,在6万-8万吨之间。
中国大航母计划曝光:建国100周年将拥有10艘航母。中国真正的航母发展分为四步走的计划,目标是在建国一百周年的时候拥有10艘航空母舰,与美国并驾齐驱。2004年8月开始进入实质工程阶段,整个的大航母计划被命名为048工程,包括航母建造、舰载机研制,陆地训练系统,航母基地建设。
“施琅”号 2011年7月下水, 2015-2019年 国产航母下水 ,2020-2025年 国产核动力航母下水。
已经不久了。大约在2022年就会诞生第一艘纯中国制造的航母了。制造一艘航母至少需要五六年的时间,这也是对工人们的一个考验。
一般来说重型航母起码需要505天(需要有舰艇装配线技术)核动力航母要700天以上。这是指研究完毕后,开始动工的时间。中国预计在2012年拥有一只2艘航母的战斗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