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战飞机发展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不懈努力,中国的主战飞机技术实现了显著的飞跃。从早期的模仿阶段发展到自主研发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飞机,这一里程碑标志着我国的航空技术已经紧紧跟上了全球航空业的前沿步伐。长期以来,我国的飞机设计深受苏联/俄罗斯影响,但近年来,这种模式逐渐被打破,中国独特的设计风格日益显现。
主战飞机的诞生引起了全球军事部门的广泛关注,各大军事强国纷纷投入大量资源,无论是人力还是物力,致力于主战飞机的研发和改进。这种飞机的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四代,每一代都代表着航空技术的飞跃和军事战略的演变,成为了现代空中力量的重要支柱。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高新技术在主战飞机研发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各国纷纷投入巨资,推动航空科技的发展,美国、德国、英国、法国和俄罗斯等航空大国相继推出了一系列先进的主战飞机。其中,美国的F-22猛禽和F-35闪电以其卓越性能引领潮流,它们代表了美国航空工业的尖端水平。
苏-47的前身是“舰载机”
1、苏-47的前身是“舰载机”。冷战博弈,苏联人把国家变成一款战争机器,时刻提防着可能的战争。武器发展上也是不敢有丝毫的懈怠,经过20年的折服,苏/俄“前掠翼”战机技术终又抬头,并在经历波折之后得见“金雕”展翅。面向未来的战机。
2、有可能啊。Su-47在苏霍依设计局的定义就是“技术验证机”,Su-3T-50上的很多技术就是从它身上搬过去的。所以说把它改成舰载机,或者说从它身上再开发出一款新的舰载机并不是没有可能。
3、苏33是俄罗斯的舰载战斗机带有前鸭翼,前起落架放下来是垂直的,机翼可以折叠,后面带有尾勾。苏34已经说过了。苏35是俄罗斯最新搞出来的三代机(俄称四代机)苏35是在苏30基础上的全面提升,苏35是单座的,并带有矢量喷管的发动机,还装备了相控阵雷达,记载电子设备也很先进。
4、战斗机系列 F-2“女妖”(航母舰载机)F-3“恶魔”(航母舰载机)F-4“鬼怪”(航母舰载机,因为性能优秀美国空军也采用了。
5、SU-47是验证机,俄军5代战机的母体(T-50的试验品)SU-33是个舰载机SU-27S改进型,就像中国的J-15一个性质,轻快,但是因为是舰载机,所以单纯看一定比陆基歼击机差(同级别而言)。但是比中国的J-15有优势。J-11是歼击机,和J-·10形成高低搭配,SU-27外销版,J-11B是改进型。
6、俄罗斯目前“最好的战机”这个概念还是不好说的。现在现役的俄主力战机中,最好用的还是苏-27系列,这一系列战机应该还会在俄主力机群中主导很长一段时间。
所谓前掠翼战斗机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前掠翼战斗机的发展始终像一团迷,前掠翼结构是一种高度不稳定空气动力学外形,目前只有俄罗斯和美国进行过深入研究。对前掠翼战斗机人们始终处于期待心情,因为世界上正式面世的只有一架处于研究状态的前掠翼战斗机样机,俄罗斯的Su-47( 先前称 S-37 为 Berkut 或金雕) 战斗机。
前掠翼战斗机,这一概念始终困扰着航空科技探索者,一种独特的空气动力学设计,仅被俄罗斯和美国深入研究。人们对这种飞机充满期待,因为全球唯一现役的前掠翼样机——俄罗斯的Su-47(曾称S-37 Berkut或金雕)仅停留在实验阶段。
机翼前、后缘向前伸展,梢弦在根弦的前面的叫前掠翼,向后伸展,跟弦在梢弦后面的叫后掠翼,按字面理解可以简单地说前掠翼是往前伸展的,后掠翼是往后的。现在的主流战机不是后掠翼就是三角翼,比较特殊的还有F22的菱形翼,原始的A-10的水平翼。
前掠翼飞机是指机翼前、后缘均向前伸展的飞机。前掠翼推迟激波产生的原理和后掠翼相同。由于前掠翼上的展向流动指向翼根,大迎角飞行时气流首先从机翼根部分离,从根本上克服了翼尖失速问题,因而低速性能好,可用升力大,机翼的气动效率高。
这种战斗机做大机动飞行时前掠立尾前方的气流恰好垂直于它的前缘,这样,方向舵就会达到非常好的气动效果,而且横侧操纵能力也会大大增强。当然发动机的转向喷口也可以帮助纵、横向操纵,使其更加机动灵活。后掠翼飞机,人们对它并不陌生。
近十年世界上最好的隐行战斗机
F-22 Raptor战斗机采用了全封闭的机身设计,摆脱了传统方案中需要后掠、前缘角等设计元素的约束。 我们知道,飞机的形状越复杂,则难度越大,采用简单的几何形状可以让飞机的隐形性能更高、更容易实现。
F-22隐形战斗机的强大,美军自然是比任何国家都了解的。而其之所以在这样的情形下,依然选择关停F-22生产线,其实也是完全基于现实需求及未来战机发展所作出的决定。F-22战斗机是美苏对抗时期,美国用以空空作战,用来夺取制空权的。而现在苏联已经解体几十年,美国战机在空中,几乎是没有对手的。
而海洋上的高湿高碱性环境对战机的隐身涂料侵蚀性会更进一步,所以歼-35作为一款隐身战机上舰,海洋环境对其隐身涂料的挑战性很大。我国的歼-20通过制造含有隐身涂料的蒙皮,解决了像F-22这种必须待在恒温机库中的问题,但对上海洋环境依旧力有不逮。此次歼-35上舰,说明中国在相关技术上又得到了突破。
苏-57是俄罗斯最新一代的隐形战斗机,该机由俄罗斯航空航天集团公司设计研发,是俄罗斯的招牌战机。苏-57的设计旨在提高其隐形性和对抗其他先进空战机的能力。在隐形方面,苏-57的机身上运用了大量的隐形材料和元器件,能够在不被雷达侦测到的情况下进行作战。
近期,美国知名期刊《国家利益》杂志发布了2021年世界十大最强战机排名,令人惊讶的是,我国新一代重型隐身战斗机歼-20竟然排名低于俄罗斯苏-57,而被誉为“最强侧卫”的歼-16甚至未能上榜。这份榜单引发了众多国内军迷的关注。那么,这份榜单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如何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战斗机当然是美国的F22 战机,至于F-35,离服役还遥遥无期暂不考虑。F-22战斗机(猛禽)是由美国洛克希德·马丁、波音和通用动力公司联合设计的新一代重型隐形战斗机。也是专家们所指的“第四代战斗机”。它将成为21世纪的主战机种。主要任务为取得和保持战区制空权,将是F-15的后继型号。
苏47前掠翼飞机起飞速度
一种是德国的Ju 287四发轰炸机,这是世界上第一种用于实战的前掠翼飞机,于1945年2月完成了首飞,在后来的试飞中速度达到815公里/小时,当时仅有的两架原型机均被苏军俘获。一种是德国的HE-162战斗机,这是世界上第一种前掠翼喷气式战斗机,并实现了量产。
据美国专家计算,F-16战斗机若使用前掠翼结构,可提高转变角速度14%,提高作战半径34%,并将起飞着陆距离缩短35%。▲可控优势 使用前掠翼结构可以提高飞机低速度飞行时的可控性,并能在所有飞行状态下提高空气动力效能,降低失速速度,保证飞机不易进入螺旋,从而使飞机的安全可靠性大大提高。
比如,前掠翼的结构复杂,难以维护和保养;在高速飞行时,前掠翼容易产生气流分离,导致飞机失控。这些问题使得苏-47在实际作战中的性能并不理想。其次,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战争形态的变化,俄罗斯空军对战斗机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在苏-47研制期间,俄罗斯空军更加强调战斗机的隐身性能和超视距打击能力。
起初,它被赋予了S-32和S-37的编号,但随着发展,这个代号在2002年后改为Su-47,表明其设计可能朝着量产的方向迈进。然而,这款飞机在投入实际生产之前,预计会经历重大改进,作为苏霍伊“战术空军的未来空中复合架构”(PAK FA)计划的一部分。
苏-47 的最大速度6 马赫和包括大于9的限制过载能力。在着陆时,飞行员使用安装在侧面的短行程控制杆和一个张力刹车控制器。飞机使用可缩回的三点式起落架。起飞后较小的前轮向后面缩回,而二个后轮缩进机翼根部。
从而显著提高飞机的升阻比;另外还可改善布局,减小迎面对雷达波的反射面积。美国在研制 F-16 的过程中,也曾研制了一架带前掠翼的原型机 SFW/F-16,在机翼后掠角为 -20°~-25° 的条件下,按计算,飞机的转弯角速度可提高 14%,飞机的活动半径可增大 34%,起飞着陆距离可缩短 35%~50%。